为提升妇女群体的身心安全防护意识与应对能力,帮助其在家庭、职场、社会生活等场景中规避安全风险,守护自身身心健康,特设计本方案。方案围绕妇女高频安全需求,以 “理论 + 实操” 为核心,构建多维度课程体系,助力妇女实现从 “被动避险” 到 “主动防护” 的转变。
一、方案背景与目标
(一)背景
当前妇女在生活中面临诸多身心安全挑战,如家庭生活中的暴力风险、职场中的权益侵害、社会出行中的人身安全隐患,以及育儿、养老压力下的心理问题等。然而,针对妇女的身心安全教育多分散在单一领域,缺乏系统覆盖家庭、职场、心理等场景的培训体系,难以全面满足妇女安全能力提升的需求。
(二)目标
意识目标:强化妇女的身心安全防护意识,使其充分认识家庭、职场、社会出行及心理层面的安全风险,树立 “主动关注、积极防护” 的安全理念。
知识目标:让妇女掌握家庭安全防护、职场权益维护、人身安全保障、心理情绪调节的核心知识,形成系统化的安全认知体系。
技能目标:通过实操训练,使妇女熟练运用家庭暴力应对、职场侵权维权、紧急避险、心理疏导等技巧,能独立处理常见安全问题。
保障目标:构建妇女身心安全支持体系,为妇女营造安全、健康的生活与工作环境,提升其生活幸福感与安全感。
面向对象 | 全体成年妇女(涵盖不同年龄段、不同职业,兼顾已婚、未婚、育儿及养老阶段妇女) |
课程数量 | 共 40 门身心安全培训课程(含必修课与选修课) |
课时安排 | 每课时 35-40 分钟,集中 2 天完成(每天 20 门课程,上午 9:00-12:00,下午 14:00-17:30) |
课程标记规则 | 必修课(核心安全内容)以红色标题标记,选修课(拓展安全内容)以蓝色标题标记 |
教学场地 | 室内场地,每人需 1-2 平方米(需配备投影、实操教具区、模拟场景布置空间) |
核心教学方式 | 理论讲解(占比 40%)+ 实际操作(占比 60%),结合妇女真实安 |
全案例教学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每门课程均遵循 “理论 + 实操” 模式,结合妇女认知特点设计互动环节:
理论讲解: | 采用 “案例导入 + 知识拆解” 形式,结合妇女真实安全案例(如家庭维权案例、职场性骚扰应对案例),讲解安全知识与应对逻辑,避免纯理论灌输。 |
实际操作: | 根据课程内容匹配实操形式,如家庭安全模块采用 “场景模拟 + 道具实操”,人身安全模块采用 “应急动作训练 + 求助流程演练”,心理模块采用 “放松训练 + 小组分享”,确保妇女 “学即能用”。 |